食草动物为什么会咬人?

沃海洲沃海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动物咬人,主要是两大类情况:第一类是攻击性咬人,第二类是取食性咬人。取食性咬人相对来讲危害较小,虽然新闻里也有报道动物取食过人,但这种事毕竟是极其少见的,基本上可以认为取食性咬人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计。

牛羊等家畜偶尔攻击人,往往也是因为受到突然而且过分的刺激,类似于人类在极端压力下可能有暴力倾向的原理。但真正意义上主动的攻击性咬人,主要是指捕食型肉食动物和反捕食者,也就是包括牛羊等在内的植食动物。

动物咬人当然和人去它们的领地是有关系的,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势必会导致人们见到这些危险动物的机会增加,遭受野兽攻击的可能性也增加。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野兽,包括牛羊在内的植食动物,攻击人的最根本原因是:它们不把人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也不当成能够和平相处的生物,而是当成潜在的食物,或者潜在的掠食者或者说捕食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远古时期,“人”和大型有蹄类动物,以及其它大型动物是一起共处于大自然的。那时候的远古人类,是动物的一部分,就像狮子、角马一样是大型动物当中的一员。所以那些大型动物,无论是肉食动物还是植食动物,它们和人类之间在基因和表型上差别都不是很大,可以认为,它们其实都生活在同一个“语境”之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说“同样一种语言”。

“语言”的含义,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信号,比如,气味信号、视觉信号(包括体色、动作等)、听觉信号(鸣叫、吼叫等)、电或磁的信号等等。生活在同一“语境”下的所有生物,往往都可以识别对方的“语言”,它们知道对方在叫唤什么,知道自己在对方眼中有怎样的形象,对方在自己眼中有什么样的形象。所以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基本的生态平衡。

远古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了几百万年,和其它大型动物共同进化,双方是相互认识的。但,我们的祖先,智人离开非洲之后,用不到十来万年的时间,就遍及了全球所有大陆。在进化时间尺度上,这几乎是“瞬间”。

所以在远离非洲的那些“新领地”上,本土的大型动物,对初来乍到的智人是完全陌生的,不知道这些个子很高,跑起来很快,手上拿着棍子、石头的东西,是什么东西,会干些什么。

所以,无论是植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很多情况下都缺乏对人类的足够的“戒心”,或者不知道人类对自己是不是有威胁,是否是捕食者,它们不知道怎么才能安全地避开人类。因此,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警惕,而遭受人类的捕杀。

当然,由于生物间的共同进化,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通常对体型和自己在同一个量级上的同类是有一定“戒备心”的。然而,人类作为“外来物种”,从一开始就是体型上往往处于优势,这会强化人类的攻击能力,而使被攻击的野兽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野兽对人类根本“不设防”,所以早期人类的狩猎是异常“成功”的。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远古人类在全世界的分布,迅速地扩大和人口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地球上原本存在大量种类的大型动物,许多灭绝了,许多变成了“濒危物种”。

在自然界这个“战场”上,人类的优势越来越大,人类也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人类人口增长速度就更快了。最后,人类成了地球上空前强大的物种。

但这也形成了一个悖论:原本人类在大自然中,是动物的一部分。但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人类的优势越来越大。结果在许多生态系统中,人类反而成了最大的威胁。由于人类在许多系统中是外来物种,对于本土动物而言,是“异类”,这导致本土动物缺乏足够的识别和预警能力,而往往在“不设防”的情况就遭到攻击和捕杀。

所以野兽攻击人这件事,本来是极其罕见。它往往发生在动物的本能和现实的生存发生冲突时,也就是上面说的那两种情形:第一,误认为人类会吃自己,包括捕食型肉食动物、反捕食者;第二,处于极度恐惧状态而受到过分刺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