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狗寿命为什么短?

芮安芮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简单,需要从生理学和人文学两个角度来解释。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古代家犬的寿命相对较短主要与营养和疾病有关。 在营养方面,首先,人类食用动物来源越来越单一,过去人类是广泛食肉的,而现在主要吃畜牧业提供的肉类,这会导致肉食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比如在过去会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和脂类);其次,人类加工食品手段有限,过去食物加热不够,会有较多的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现在温度高的快熟了,食品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同时也让营养素遭到破坏。最后,人类的食谱也越来越精细,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淀粉,而在肠道中,淀粉酶会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进而分解成单糖供细胞代谢。然而,在口腔中还有一部分淀粉没有被消化,这些未消化的淀粉经过胃肠道进入大肠后,被那里的细菌分解,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而食物越“粗”,含有越少的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对维持消化道黏膜完整性和正常功能有好处。如果饮食过于精致,维生素的来源不足,胃肠黏膜很容易受损或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就会诱发一些疾病,影响寿命。 至于疾病因素,古代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都比较差,宠物感染人畜共患疾病的概率比较高,一旦患病,不容易得到治疗,自然寿命就短。而现代人卫生条件好了,宠物患病率降低,并且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整体寿命也就长了。

除了以上两点,环境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在战乱时期,人们生活不能稳定,食物供给也受影响,宠物寿命很短。 而现代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宠物寿命自然也就延长了。

吴水龙吴水龙优质答主

狗子寿命长短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一般来讲,犬类的平均寿命在12岁左右,也有少部分种类的寿命能够达到15—18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犬子无百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医疗条件较差,就算对人来说,平均寿命也并不长。狗的寿命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所以古代狗的寿命和现代狗的寿命差不多。但是平均寿命一般不会那么高,因为当时战争频繁,狗子很容易死于非命,或者死于各种瘟疫。而且狗子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群死群灭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古代狗子的平均寿命会比较低。

一般中小型犬有13到15年的寿命,而大型犬则在10到12年。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这个数字有可能增长。平均的犬的寿命,比平均的人类寿命短得多,还少7到8年。人类最长寿记录是120多岁,而犬类几乎没有超过30岁的,一般的比格犬寿星也就24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