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龟皮肤病有哪些?
一、腐皮病 症状为体表局部或全部皮层糜烂,组织坏死,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该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皮肤真菌,亦可为细菌、寄生虫感染所致。 1.皮肤真菌所致的腐皮病 症状为颈部、四肢有数块淡黄色鳞片状皮损,逐渐扩大连成一片,表面粗糙无光泽,严重时皮肤裂开;头部、胸部和腹部的皮损呈不规则形且较肥厚,颜色较暗,甚至部分皮肤发生皲裂。 治疗可用克霉唑、达克宁软膏涂抹患处,每天2次;若感染严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龟体,但切忌浓度过高以免烧伤皮肤。对于腐骨者应及时清除坏死的骨骼和肌肉,然后用上述药物浸泡或涂抹(涂药后须干泡)至新肉芽长出并恢复。对顽固的真菌感染者可口服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剂。
二、水霉病 症状为患病乌龟体表大量繁殖水霉菌,初期表皮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变部位皮肤增厚,变硬,失去光泽,表面被覆灰白色霉状物;严重时出现皮肤坏死,脱落,露出红色创面;颈部及四肢伸张不畅,运动无力,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全身衰弱,甚至可能发生败血症,导致死亡。其病原菌属于真菌中的藻状素门,称为水霉目,属寄生性真菌。 对于轻度水霉病应适当提高饲养水位,并用百菌灵、硫磺皂等擦拭身体,每日1~2次;对于重度感染的乌龟,可将上述药物浸泡于水中,使池水浓度为30~50ppm,连续浸泡60min,然后再喂食。还可以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进行治疗。
三、疥疮病 症状为颈部、四肢等处皮肤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肿胀,中央部饱满,周围充血,表面光滑,皮肤颜色呈红褐色,即疥疮。若用手挤压疮肿,可有豆渣样分泌物从伤口溢出。严重的病龟颈部弯曲,头缩入壳内,拒绝进食。 治疗方法同水霉病,同时用碘伏消毒伤口,再用紫药水涂抹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