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我养了一只六岁的小公狗,前段时间发现它尿频,而且每次只尿一点,然后一直舔屁股,去看医生,说是肾病,现在正在治疗中。已经抽血、B超,还打了营养针和血清,今天检查又说肾已经萎缩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说要换肾,可是换肾能存活多长时间谁都不敢保证……真的很心疼它,一只那么可爱的狗狗,求各位帮忙,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救它!!!
回答:首先很同情狗狗的遭遇,希望它早日恢复健康。 针对问题写一份长一点的解答。
一、什么是肾衰竭? 肾衰竭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受损后,肾脏功能障碍,不能排除体内毒素和废物,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从而引起的全身症状。 根据发病急缓程度,可以将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ARF)和慢性肾衰竭(CRF)。 ARF发病急,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0%。而CRF起病隐匿,病程更长,且进展更为缓慢,但是治疗效果不如ARF明显。 无论是ARF还是CRF,一旦确诊,必须立刻开始治疗。否则,延误治疗时机,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为什么狗容易得肾衰竭?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任何动物得了肾衰竭都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因为,无论人也好,狗也罢。得了该病,只能给予替代治疗和支持治疗。所谓替代治疗是指通过静脉输入血浆或者白蛋白溶液来代替已损害的肾脏功能;支持治疗主要是控制水和钠的摄入,保持水量平衡,同时补糖、补钙、补充能量。
虽然目前并没有特效药物能够完全治愈动物的肾衰,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犬能够维持较长的生命期限。
三、怎么判断狗狗是否得了肾衰竭? 一般患了肾衰竭的动物都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呕吐腹泻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动物会出现贫血、恶心、乏力、食欲不振、脱水等症状,如果未能及时就诊,随着病情的恶化,动物有可能出现血便、口腔溃疡、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当然,最后诊断还需要靠实验室检查明确。一般包括血液学检查、生化全项、尿常规等等。
四、如何预防肾衰竭的发生? 众所周知,很多肾脏疾病都有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轻度损伤到重度损伤的过程。所以,预防肾衰竭需要从日常保护肾功能做起。 1.合理补钙 有很多主人以为给狗狗多吃骨头就能补充足够的钙质,其实,骨头里的钙很难溶解在血液中,很容易形成结石,反而造成肾脏的负担。补钙应该避免直接喂骨头,而是通过食物来源补充,例如虾皮、豆制品等。
2.低磷饮食 由于肾脏具有分泌活性,参与机体钙、磷代谢,若摄入过多的磷,会造成身体内部的磷超标,进而诱发或加重肾衰竭的病变。对于肾功能的护理,还应做到低磷饮食。减少富含磷的食物摄入,例如海鲜类、牛肉、鸡肉、巧克力等。
3.优质低蛋白 高蛋白饮食也是引发肾衰竭的重要祸根之一。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指含必需氨基酸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鱼类、乳类等。同时,应尽量避免食用大豆等含有植物蛋白较高而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