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起头是什么?

公羊月可公羊月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罗汉起头,指的是给罗汉鱼(泰国原生鱼)进行头部整形,使之更漂亮、更有特色的一种手工艺品。 这里说的“头”不是指鱼的头部(鱼头),而是指鱼嘴部(鱼头的下部),一般通过手术,将原本凸起的鱼下巴(鱼下巴与嘴唇的部位)磨平,使嘴巴凹下去,看上去更像人的嘴唇和下巴的那种感觉。当然,这种手术并不是将原有的骨骼磨平,只是将皮肤和脂肪层磨去,让肌肉更加突出,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感。

现在,有很多饲养者为了追求罗汉鱼的身材比例协调,都会给自己的爱鲤做这样的美容手术。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不应该对自然生长的鱼类进行人为的改造,所以没有去做。 其实,对于这样一项工艺,应该持一个中立的态度来看待。毕竟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先也是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才变成如今的样子,如果我们的基因中没有能让我们直立行走的基因,我们现在可能还是猿猴;如果没有能让人类大脑充分发育的营养,也许今天我们就是另一物种了……所以说,我们人类自身就是在不断地改变着适应环境。

同样,我们所养的宠物也是在我们在驯化他们的过程中,让他们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希望它们变成什么样的样子。就拿养鱼来说吧,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鱼体长的越长越美,就越受人们的喜爱,于是我们就有了要培育长身健美鱼的冲动。而在实际培育中,我们通过控制饮食量,多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喂或不食含有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等)的饮食,使鱼儿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肌肉生长,同时减少脂肪堆积,从而使得鱼儿整体看上去更加清爽利落,体态修长。而当我们再配上合适的灯光或背景后,一条漂亮的观赏鱼就诞生了!

荆树柯荆树柯优质答主

罗汉起头,是将毛发修剪成头顶有发团、四周头发短齐的发型。罗汉头是清朝满族发式,一般为青壮年男子所蓄,以显示勇武有力。僧人蓄发多模仿俗家发式,清代流行罗汉头。因僧人头顶蓄发呈圆形,故民间又称光头为剔得“圆罗汉”。

关于罗汉头的由来,还有一段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一天,师父派他到山下化缘。他下山到一农户家要斋饭,这农户家非常穷,老农自己都吃不饱,没办法给人家化斋,于是老农就将自己种的花生煮了点给小和尚吃,小和尚吃饱之后就很满足地回去了。没过几天,师父又派他下山化斋,他又到这农夫家化斋,农夫还是很热情地将自己煮的花生拿出来给他吃。这小和尚一连吃了农夫家七八次的花生,就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就偷偷地溜走了。回去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傅,师傅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不能因为人家穷就不去,你没见这农夫每次见到你的时候都很欢喜吧。于是小和尚又去找农夫化斋,在回来的路上,农夫跟他说,孩子,你下次再来我就给你煮肉炒花生吃。没过几天,小和尚又去找农夫化斋,农夫就给他煮了肉炒花生,小和尚吃饱了正要走,农夫说,天就要黑了,你别回去了,就在家歇一晚吧。小和尚想,农夫真好,既然人家这么好,我就听他的话吧,于是就在农夫家宿了一夜。

小和尚在农夫家住了一个晚上之后就想,农夫对我如此好,要是哪天我死了,农夫看到我的死尸多伤心呀,于是就想出了个罗汉头。小和尚将自己头发剃完了之后就又去找农夫,农夫见到之后问怎么了,小和尚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农夫说那就算了,我只要看到你就行。小和尚说不能这样,于是就把自己的头发盘了起来,农夫就用绳子帮小和尚扎上,从此之后,小和尚每次下山化斋都要找农夫家去吃,农夫也总是煮肉炒花生给他吃。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小和尚当了住持,农夫也白发苍苍了,农夫对小和尚说,孩子,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每次找我都是为了吃肉炒花生,你也知道我家穷,我之所以煮给你吃就是因为你想吃我也很想吃。小和尚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农夫笑了笑说,傻孩子,你就算死了我看到你的尸体也不会伤心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