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得了真菌怎么办?
真菌性皮肤病,俗称“癣”;是指皮肤癣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宠物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长期营养不良、慢性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等,使得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免疫力低下,真菌就会伺机繁殖并诱发感染。 感染的真菌有很多种,而主要引起动物皮肤病的有:皮肤癣菌属、马拉色菌属和酵母菌属三种。其中,皮肤癣菌属中的毛癣菌、表皮癣菌和絮状癣菌是主要的致病菌。 [1] 当宠物感染真菌后,局部皮肤会首先出现脱毛、皮屑等情况,随后会发展成环形或半环形斑疹(也就是患处皮肤会翘起来),同时伴有色素沉着。如果病情不断恶化,环形斑疹会逐渐融合成片,在皮下组织中相互重叠或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皮肤损伤,此时如不及时处理,病变部位极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病情。
一般来说,治疗体表真菌感染相对容易,但由于此类真菌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等特点,并且能抵抗各种消毒剂的腐蚀,因此需要连续用药才能彻底杀灭。由于寄生虫、细菌、病毒等也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出现,所以建议在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关检查。
治疗方法 对于已经出现的患处痂皮,应及时清理干净后进行涂药治疗。由于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故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一般可使用含有特比萘芬、硝酸咪康唑、伊曲康唑等成分的喷雾剂或者膏剂涂抹患处。如果病情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在给宠物上药时需特别注意,因为真菌感染的患处表皮会伴有一定的角化增生,而且狗狗的舔舐行为也会增加药物的使用难度,故建议主人使用吹风机对患处的痂皮进行软化处理后再进行治疗。
平时还应加强防护措施,及时修剪毛发以避免搔抓及舔舐患处,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反复感染。 对于体表的真菌感染来说,预防大于治疗!定期驱虫,增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才是预防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