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如何控制公母?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聊聊我的看法吧! 首先,要控制好繁殖的密度(主要是公母的比例),一般来说1升水养一条成年的公孔雀,配6-8条成年母孔雀,这样在繁殖期公母鱼互相追逐,能比较有效的刺激母鱼排卵;如果公母比例小于这个数值的话,公鱼会因为没有足够雌性鱼来发情而失去兴奋感,这样就会抑制公鱼的繁殖能力;反之则会增加公鱼的繁殖压力……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哦~
其次就是选择好合适的繁殖场地了。有过繁殖经验的鱼友应该都知道,想让孔雀鱼顺利受精并产出健康的仔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孔雀鱼是体外受精鱼类,而且雄鱼会有“夺卵”行为哦~(就像螳螂一样,雄性会把精子射进雌性的体内,然后雌性排出卵子,这时雄性会把卵子含在嘴里,随后进行吞食,这个过程叫做“吞卵”)。所以,如果要提高鱼卵的受孕几率,就需要为它们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它们可以在里面尽情地发挥……在布置繁殖缸时就要花点心思咯~
通常来说,繁殖缸的大小约为50×35×35cm即可,当然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比如有没有其他设备)。缸里需要设置加热棒、过滤器和氧气泵等,注意放置位置不要影响鱼的活动,也不要被鱼碰到哦~因为高温和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促进鱼的生殖腺发育,提高其生殖力。同时,还要为它们提供躲避场所。
因为孔雀鱼属于热带鱼,所以不需要冬眠哦~但是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它们会进入半休眠状态。在春季来临之前,记得把温度慢慢提升到它们的适宜温度(24℃左右),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冻死的情况啦~ 最后要注意一点——由于孔雀鱼是杂交品种,所以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像原生鱼那样对水域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可以在鱼缸中少量混入其它品种的观赏鱼,但数量不宜过多,防止引起争斗或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