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的颜色有几种?
首先,我们得知道,所有颜色的来源。 所有的颜色,都来自三种光:红橙黄绿青蓝靛紫。 这七种色彩的光,有不同的波长。 当光线照射到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时,每种锥状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比如, M型锥状细胞主要对绿色和蓝色光敏感; L型锥状细胞主要对红色和青色光敏感; S型锥状细胞则对黄色光最敏感。 所以,不同眼睛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有色盲的朋友应该清楚,他们看到的世界,是灰蒙蒙的、缺少色彩的。
而所有动物(包括人)在进化过程中,都为了适应环境而选择了相应的锥状细胞。从而看到了自己所需看到的色彩世界。 而所有鱼类,在进化成鱼的时候,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它们的视觉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放弃了地面上的那些色彩感知能力,而获得了在水下分辨暗夜景象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的鱼,都是黑色的。只有少数的鱼保留了部分陆地上的视力,才会拥有我们人类所看见的这些色彩。 当然,有些鱼虽然没有保留太多的陆地上视者的能力,但是在它们的眼睛里,却多了一些其他的结构,来弥补这种缺失。这样,这些鱼便有了自己的“特色”——它们拥有了从水中辨认颜色(主要是红橙黄绿)的能力。所以我们看见了这些“特色”。
而“特色”中最有名的,当然要属身上带有彩色条纹或斑点的小丑鱼(图1)。 这些多彩的条纹,其实是由无数的色素细胞构成的。当这些细胞受到外界信号的刺激,比如说碰到食物时,细胞里的色素就会聚集起来,形成一条颜色浓淡适宜的条纹,反应在鱼的身体上,就形成了我们观察到的“食物反射”。而当遇到危险时,这些多色的条纹又会消失,呈现出黑色,以躲避天敌。
除了体内具有丰富的色素外,某些小丑鱼还具有能分泌彩色颗粒的口器,这些彩色颗粒进入胃中后,再慢慢通过胃肠,最终到达体表的鳞片上。 当这些小丑鱼游动时,这些彩色的条纹也会随之波动,好像一个个正在流动的色彩波浪一样。这些小鱼不仅有着鲜艳奇特的“外衣”,还有着有趣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