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身上有疙瘩怎么办?
1.疥螨病 【病因】 本病是由犬疥螨科、疥螨属中的犬疥螨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犬和猫的皮肤表皮层内,以皮下组织及其附近器官为侵蚀对象,导致皮肤发炎。本病传染迅速,容易流行;特别是幼年狗易患此病。患病动物表现为剧烈瘙痒、抓挠、脱毛、皮肤增厚、有鳞屑或痂皮等。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并发细菌感染,使病情加重并扩散到全身。 【症状】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剧痒及皮肤表面出现丘疹、结节、红斑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两种类型。
⑴急性型:多发于冬春季节。患部皮肤潮红,被毛脱落,形成圆形秃斑,患处皮肤粗糙,有散在的针头至米粒大的丘疹和小脓疱,触诊有痒感和疼痛反应,常因剧痒而使患犬不断抓搔、磨擦或啃咬患部,造成皮肤损伤继发感染细菌而引起化脓性炎症。 ⑵慢性型:多为犬疥螨寄生时间过长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与急性和亚急性相差不大,但皮肤变化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皱褶处堆积鳞屑。严重时患部周围组织水肿,形成肿块,病变部位色素沉着,被毛稀疏。病程可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该病还可引起眼结膜炎,致使分泌物增多,引起眼部分泌物性脓肿。
⑶犬疥螨病的诊断要点:
①患部皮肤剧痒、红肿、脱毛呈圆圈状;
②被毛粗糙,无光泽,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灰色细糠状鳞屑;
③患部皮肤肥厚、增厚和鳞屑化;
④患部有针尖大小的黑点(幼虫或成虫),可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将其涂片,用显微镜检查可见到疥螨的雌雄成虫或幼虫,可确诊为疥螨病。 【治疗】 ①体外驱虫:将阿维菌素溶于水中,按0.l毫克/千克体重给患犬灌服,连用2~3天;或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的剂量,将其均匀拌入食料中让其自吃自饱;也可将甲硝唑粉按每千克体重60毫克掺入饲料中喂服,连用7天后可以完全驱除体内外疥螨。由于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犬的食欲和精神状态变化情况。
②对急性型者可先用热水洗涤患部,除去痂皮,然后用硫磺软膏进行局部涂抹,每天2次,连续数天即可治愈。当患部好转时,应全身用药。对慢性型者除上述方法之外,还要同时配合口服维生素E和复合维生素B,连服1周以上。
2.耳痒螨病 【病因】 本病是由于寄生耳道内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病原为耳痒螨科、耳痒螨属中的耳痒螨虫。这种螨虫体形细长,长约0.4毫米,宽约0.2毫米。生活史复杂,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整个生活史需要48天左右。 【症状】 耳痒螨病的主要特点是剧痒,犬经常摇头或用前肢抓挠耳部。病初耳炎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耳道内有黑色蜡样分泌物,继而渗出淡黄色黏稠液体,并逐渐变为黄色或茶色污浊液,臭味难闻。严重感染时,耳道内充满黏液分泌物,犬耳部瘙痒更为剧烈。患犬常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常用手咬耳部或用后腿蹬耳部的动作,个别患者还可能发展为脑炎。 【诊断】 如果见到耳道内壁有大量虫体,就可确诊为本病,应注意和耳廓湿疹相区别。
【治疗措施】 ①首先应用双甲脒溶液(浓度为万分之五)冲洗患犬的耳部及头部,然后擦干,再用洁耳舒(一种宠物药品)滴耳剂进行清洗耳朵,每周1次,直到痊愈为止。
②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耳部,应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碘伏擦拭,一周后可恢复。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可将患犬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并对犬笼及场地全面进行消毒处理。